關于《中共樺甸市委關于制定樺甸市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
建議(討論稿)》的說明
(2020年12月22日)
劉慧軍
受市委常委會委托,我就《中共樺甸市委關于制定樺甸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一、規劃建議起草過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首個五年,也是我市在發展道路上砥礪前行、積厚成勢的關鍵五年。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對于加快實現新時代樺甸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市委對規劃建議起草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我和爭濤同志任組長,潘明、志余同志為副組長,有關部門同志參加的起草領導小組。市委多次召開常委會、專題會議,研究“十四五”規劃相關問題;組織16名市級領導,圍繞31個方面的重大課題深入調研;召開常委會、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和吉林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對樺甸“十四五”發展目標任務進行專題研究。
從各方面反饋的意見看,大家一致認為,“十三五”期間,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奮發作為、克難攻堅,走過了一段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樺甸經濟社會發展邁出新步伐、取得了新成就。一致認為,五年來樺甸振興發展取得的成就,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于對中央、省委和吉林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的堅決貫徹落實。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五年之內三次親臨吉林視察指導,多次對東北振興和吉林工作發表重要講話、做出重要指示,為樺甸振興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一致認為,五年來樺甸經濟實力穩步增強,改革創新活力不斷迸發,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城鄉建設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民生保障和改善成效顯著,黨的建設全面加強,能夠總體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為接續推進“十四五”新發展、加快推動樺甸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規劃建議起草過程中,始終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與堅持問計于民結合起來,充分體現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今年以來,我和爭濤同志,以及各位常委、副市長多次深入農村、社區、企業等基層一線調研,認真聽取基層干部和人民群眾意見,組織市直各部門深入研究我市發展的戰略定位、空間布局和產業體系等重大問題,深入謀劃未來五年我市的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
規劃建議起草組的同志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吉林市委全會精神,對標中央、省和吉林市關于“十四五”規劃的建議要求,堅持謀深、謀遠、謀實,精心起草規劃建議。為提高規劃建議的質量,10月15日在線上發布了“我為樺甸‘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12月7日,我主持召開了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12月15日,召開了鄉鎮街道、開發區、市直部門座談會。通過各種渠道共征求各方面意見建議300余條,其中通過網絡收集到的意見建議19條。規劃建議起草組的同志經過反復論證和逐條梳理分析,做到了能吸收的盡量吸收,對規劃建議稿增寫、改寫、精簡文字共計200余處。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及起草組多輪次地深入討論研究、反復修改完善,形成了今天的規劃建議稿。
12月17日市委召開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規劃建議稿,并決定提交本次市委全體會議審議。
二、規劃建議稿的主要考慮和基本框架
規劃建議稿全方位、全領域對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吉林市委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樺甸市情,注重繼承創新,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力求制定一個務實管用的規劃建議。
規劃建議稿在結構上包括十個部分37條,分三大板塊。
第一板塊為總論,包括第一、第二部分,主要闡述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樺甸發展面臨的形勢,以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總體原則、城市發展定位和主要目標。
第二板塊為分論,包括第三至第九部分,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明確了優化空間布局、產業綠色轉型、改革開放創新、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生態環境保護、城鄉設施建設、提升民生福祉等重點領域的思路和重點工作,作出工作部署。
第三板塊為結尾,包括第十部分和結束語,主要闡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完善政策保障、建立落實機制、強化考核監督等。
三、需要說明的幾個重點問題
規劃建議稿提出了一些新的發展要求和重大舉措,有多個方面的創新和突破。這里,就其中幾個問題作簡要說明。
第一,關于城市發展定位。按照既要與“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發展定位和發展思路一脈相承,又要與吉林市新發展格局相銜接的思路,規劃建議稿提出了“四個發展定位”。一是打造“生態旅游勝地”。“一江秀水、兩園森林、三湖秘境、四百奇觀、五彩文化”是樺甸生態旅游的核心資源,樺甸承接了地區全域旅游推進大會現場觀摩任務,延長高速公路樺甸段項目啟動建設,為我市爭創中國旅游百強縣、打造北方特色生態旅游勝地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是打造“健康產業新城”。樺甸豐富的林下資源、優質的農牧特產,為孵化健康產業企業、創響區域品牌、壯大產業規模、加快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和持續動能。在人民追求健康生活新方式和綠色食品消費新時尚的大背景下,樺甸打造健康產業新城的條件優越。三是打造“新型能源強市”。樺甸境內水能蘊藏豐富,是東北水電裝機最大縣份,常規水電站與抽水蓄能電站協調發展前景廣闊。油頁巖儲量豐富、含油率高,初步形成了完整產業鏈條,被確定為“國家級油頁巖綜合利用示范基地”。農林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豐富,生物質能源化利用基礎好、潛力大。風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開發正在積極推進。樺甸打造新型能源強市基礎雄厚。四是打造“綠色礦業基地”。樺甸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產58種,查明資源儲量37種,開發利用32種,隨著自然保護地優化調整和生態紅線劃定,重點區域礦業權將得到有效釋放,為我市未來發展綠色礦產業預留了空間。
第二,關于樺甸區域空間布局。“十四五”時期,我市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要求,統籌布局縣域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推動形成“一核三帶四區四節點”、宜業宜游宜居宜養的高質量發展格局。一是著力做優城區這一“縣域發展核心”。以發展二、三產業為主,重點布局商貿服務、金融保險、健康養老、文化娛樂、旅游服務等產業,承載對整個縣域的生產生活服務、配套和帶動功能,全力打造功能新、品位高、集聚強、輻射廣、環境優的吉林省東南部節點城市。二是著力打造“三條重點產業發展帶”。打造松花江生態旅游帶。沿松花江黃金水道,串聯“三湖”和紅石國家森林自然公園、樺甸常山省級森林自然公園,輻射全域景區景點。打造高速公路高質量發展經濟帶。以延長高速公路為軸,以城區和沿線鄉鎮為節點,重點發展旅游、食品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機械制造、綠色礦山等產業。打造五樺和樺輝線鄉村振興示范引領帶。依托交通暢通便捷和沿線產業帶動能力強的優勢,持續完善沿途村屯基礎設施,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進一步加強龍頭企業引進培育,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三是著力打造“四個重點產業功能區”。打造食品醫藥產業集聚區。以開發區食品醫藥產業園區為核心,發揮健康產業園孵化功能,加快重點項目引進和龍頭企業培育,推進優勢林特農牧資源向綠色有機食品、功能食品和保健品、中成藥等方向發展。打造新材料產業創新區。加快鈣產業園和墨綠石材產業園建設,加強科技引進、技術協作和新產品研發,對標新材料產業發展前沿科技,推進非金屬礦產資源向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復合材料方向發展,延長產業鏈、提高價值鏈。打造新能源產業示范區。提升公吉新能源產業園區功能,推進國家級油頁巖資源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建設和生物質能向發電、制沼、供熱多元發展;加快白山水電集群建設,推進水能資源開發向蓄能方向轉化,鞏固東北最大水電縣(市)地位;促進風電、光伏發電有序發展。打造綠色礦山產業轉型區。以夾皮溝鎮等礦業權集中區為重點,嚴格按照標準建設綠色礦山,實現礦山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數字化、礦區社區和諧化,促進資源集中集約和綜合開發利用,實現資源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和諧多贏。四是著力振興東南西北“四個戰略支撐節點”。東部:以綠色轉型為重點。夾皮溝鎮轉型發展綠色礦業經濟,重點發展黃金工業游、生態游和林下特產經濟,建設黃金名鎮;紅石鎮主要開發水能資源,發展生態游、紅色游、工業游和林下特產經濟,建設清潔能源強鎮、生態旅游名鎮;二道甸子鎮主要發展黃牛養殖、林下參等特色種養業和多種林下經濟作物,建設黃牛小鎮。南部:以特色種養業為重點。公吉鄉主要發展養殖業和精特優高效農業,建設畜禽生態養殖鄉;樺郊鄉主要發展設施農業和生態休閑體驗田園型旅游業,打造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休閑旅游特色鄉。西部:以多業態融合為重點。八道河子鎮主要發展新材料、鉬礦加工產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文化生態旅游,建設工業小鎮和產業融合示范鎮;橫道河子鄉主要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和特產業,依托南樓山旅游資源,銜接北大壺滑雪場綜合發展旅游業,建設農旅融合鄉。北部:以優質農業為重點。常山鎮主要發展以甜糯玉米為主的高效農業和生態旅游業,建設甜糯玉米小鎮;金沙鎮主要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建設以農產品生產為主的綠色農業鎮。
第三,關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十四五”期間,我市要立足產業基礎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加快建設以服務業為重點、工業為支撐、農業為基礎的“1321”現代產業體系。一是繁榮發展以旅游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堅持規劃引領,優化“一江三湖、四線五區”全域旅游格局,加快推進紅石森林觀光小火車、通用機場等重點旅游服務項目,加大龍頭旅游項目招引,創新開發“旅游+”“+旅游”等系列產品,深度融入長吉長區域旅游體系,高質量發展“霧凇冰雪、生態山水、康養度假、歷史文化”為核心的四季旅游、全域旅游。二是壯大發展3個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食品醫藥產業。圍繞東北東部綠色經濟帶和吉林省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建設,以打造東北特色食品醫藥園區為目標,著力打造長白山綠色食品和健康醫藥基地,推動食藥健康產業多功能發展,提高品牌和市場影響力。全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加大水能資源開發,穩步推進油頁巖綜合開發,加快生物質能源開發。用足用好國家支持清潔能源發展政策,積極推進風能、光伏等產業發展。集聚發展新材料產業。加快建設鈣產業園、墨綠石材產業園。引進鈣產業上下游關聯企業,推進鈣產業實現集群集約發展。推進石灰石、鉀長石、墨綠石材、藍寶石等非金屬資源向新型材料轉換,飾面石材向保溫節能、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三是轉型升級2個傳統產業。推動礦產業綠色發展。抓住自然保護地優化調整和生態紅線劃定對礦產資源釋放契機,支持符合環保要求的礦山企業恢復生產、技改擴能,鼓勵探礦成果轉化,促進資源整合、集約、循環、高效開發利用。加大礦山生態修復投入,全力推動綠色礦山建設。深入挖掘礦山文化,推進礦山工業游項目落地。推動機械制造業智能化發展。主動承接長春、吉林等地汽車、農機零部件和礦山配件等產業轉移,機械加工制造產業園區建成投用,構建產業發展新平臺。支持圓方集團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四是融合發展現代農業。在保障糧食安全基礎上,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實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優勢特色產業壯大推進”三大工程,構建“糧食、畜產品、園藝特產”三大精深加工板塊,打響“樺”字號農產品品牌,拓展延伸農業深加工產業鏈。
第四,關于“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大家一致認為,規劃建議主要管方向、定思路,在發展目標方面主要以定性表述為主,可以提出個別關鍵的具體目標,其他的一些量化指標在規劃綱要或專項規劃中明確。因此,規劃建議稿提出了“經濟增速高于地區和全省平均水平,力爭‘十四五’末期縣域發展排名邁入全省縣市前10名”的目標,雖然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面臨著很多短板和困難,但從我市經濟發展潛力和現實條件看,“十四五”時期這個目標經過努力是有望實現的。
同志們,審議通過規劃建議,是這次全會的主要任務。希望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思考、深入討論,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共同描繪好新階段樺甸市發展藍圖,為開啟加快新時代樺甸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征程貢獻力量!
(信息來源: )
發表時間:2020-12-28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