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轉供電環節收費行為,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根據國家相關價格法律法規和《關于進一步明確轉供電收費政策強化行為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吉發改價格聯〔2020〕668號)文件等規定,現就轉供電環節收費政策解讀如下:
一、轉供電基本概念。轉供電是指電網企業無法直接供電到終端用戶,需由其他主體轉供的行為。目前,轉供電主體主要指公用電網未到達區域或電網企業未直供到戶,由產業園區、商業綜合體、小區物業、寫字樓等在未違反與供電企業簽訂的《供用電合同》的情況下,利用其自用配電設施供電的主體;轉供電用戶是指通過轉供電主體的配電設施供電,未直接和電網企業發生供用電關系的終端用戶,包括居民終端用戶和工商業終端用戶等。轉供電主體和轉供電用戶作為轉供電環節重要利益方,形成了供電和結算關系。
二、對居民終端用戶,轉供電主體應嚴格按照《吉林省物價局關于我省居民生活用電試行階梯電價的通知》(吉省價格〔2012〕157號)要求,對“一戶一表”居民用戶,執行階梯電價政策。對未實行“一戶一表”的合表居民用戶和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電價按居民合表價格0.5424元/千瓦時收取,嚴禁超標準收費或自行加價“搭車收費”。
三、對工商業終端用戶,轉供電主體應按照以下標準執行。
終端用戶按月抄表算費的,分表抄表時間、電費結算周期原則上應與總表電費結算周期保持一致,并按以下方式結算電費:
?。ㄒ唬┙K端用戶有條件執行峰谷分時電價的,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對應終端用戶電壓等級峰谷分時目錄銷售電價執行。鼓勵具備條件的轉供電主體為終端用戶安裝峰谷分時電能表,峰谷分時電能表及安裝費用由轉供電主體承擔。
?。ǘ┙K端用戶暫無條件執行峰谷分時電價的,轉供電企業按照如下電費結算方式收?。?nbsp;
向轉供電終端用戶收取的電費=(目錄電價+峰谷電價差額)×(1+線損率)×用戶用電量
目錄電價按我省公布的現行目錄電價執行。
峰谷電價差額按轉供電主體每月向供電企業繳納的總表電費中一般工商業電費對應電量的平均每度購電價格-終端用戶目錄電價計取。平均每度購電價格=供電企業向轉供電主體開具電費發票中一般工商業電費總額(稅價合計金額)÷對應電量。
線損是指轉供電過程中由于線路傳輸產生損耗,導致轉供電主體售電量小于購電量而造成的損失。
線損率是指售電量與購電量的比值,其公式為:(購電量-售電量)/購電量×100%。線損率由轉供電主體根據每月線損情況進行據實確定,最高不得超過10%。轉供電主體實際損耗率高于10%的由轉供電主體承擔,應通過加強管理、改造供用電設施設備等方式予以降低。
向終端用戶收取的電費,除峰谷電價差額和線損可隨電費一并收取,除此之外不得再收取與電量相掛鉤其他費用。
四、終端用戶采用預購電卡表(或網絡表)的,按該轉供電 主體上月實際向電網購電平均價格(計算公式同上)為標準,計算終端用戶預購電量。終端用戶預購電量=終端用戶預購電費÷轉供電主體上月實際購電平均價格。轉供電主體不得強制限定最低或最高購電金額(電量)。
五、轉供電主體經營者自有、經營性設施用電費用應由轉供電主體自主承擔,運行服務費用(含公共照明、綠化、景觀、電梯、中央空調等公用設施用電)應通過租金、物業服務費等方式協商解決。嚴禁單獨收取上述費用或與電量掛鉤捆綁收取。
六、轉供電主體應在每月結算電費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主動向全體終端用戶公示其上月繳納電費的憑證復印件及峰平谷電量電價、電費總金額、平均電價水平、損耗率、實際損耗費用等信息,接受全體終端用戶監督和有關部門檢查。
咨詢電話:66279266 舉報電話:12315
樺甸市發展和改革局
2021年4月8日
(信息來源:樺甸市發展和改革局 )
發表時間:2021-04-09 09:03